这事儿说起来有点难受,最近包括我在内很多同事都被狠狠背刺了一回,起因是我们买了同一款国产固态硬盘 —— 梵想 S500 PRO。
无图无真相。
首先是咱们的头号大冤种小陈,以 688.98 的价格购入了这款原价 699 的固态:
结果没想到仅今年才过了几天,这款硬盘就降到了六百以下。
长江颗粒、NVMe 协议、PCIe 3.0 外加容量是 2TB,还有五年质保,这价格怎么看都香好吧~
所以很快啊,咱们编辑部第二号大冤种智深,就以 591.01 的价格入手了同款固态:
与此同时也有其它几个同事跟他一起上了这趟车:
本来嘛,固态硬盘对我来说并不是刚需,但是耐不住它后面又降了 50,所以我一个冲动也买了一条,想着以这个价格入手应该不会被背刺:
没想到最后还是失算了,你敢信现在连 618 年中大促都还没到,这款硬盘的价格就已经来到 469,相信降到 450 以下只是时间问题。
得益于以长江存储为主的国产颗粒崛起,除了梵想,其它品牌尤其是国产固态的价格也都迎来了下降,现在你只要花两百多就能买到 1TB 的固态!
要知道这个价格,已经比很多机械硬盘还便宜,简直离谱。
所以我后来又没忍住,又相继买了几条其它品牌的国产固态硬盘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在补仓弥补亏损:
这些硬盘除了被我拿来给电脑扩容,我还特意买了几个硬盘盒把它们当大号 U 盘用。
在使用一段时间后,你还别说,如果你对体积没太多要求,那么在我看来 “ 固态硬盘+硬盘盒 ” 的组合用起来比那些 U 盘和机械硬盘简直不要爽太多。
实际上固态硬盘和 U 盘的结构原理基本没差,主要都是由主控芯片+闪存颗粒构成。
只不过受限于体积和成本, U 盘使用的主控芯片普遍比较一般,而且通常只有单颗闪存颗粒只能实现单通道写入,所以在读写性能上通常比不上固态。
就拿闪迪这款卖 999 的 1TB 高端 U 盘来说吧:
它的顺序读写速度能到 400MB/s,放在一众 U 盘里算是快的,但到了固态硬盘这边几乎就是垫底,更别提 U 盘的 4K 读写速度一般也就十几 MB/s:
可以这么说,现在我随便挑一块固态硬盘出来,差不多都是吊打 U 盘的存在:
当然了,上面这成绩是我把固态硬盘插在主板 PCIe 卡槽上跑出来的结果,要是把它放在硬盘盒里再通过数据线插到电脑 USB 口,速度显然会有折损。
实测,当我把这块固态硬盘放到硬盘盒后,它的读写速度果然下滑的厉害,基本上已经跟前面的高端 U 盘拉不开太大差距:
而且我发现硬盘盒对性能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。
不管是两三百块钱的硬盘盒也好,还是几十块钱的硬盘盒,在放上同一块固态硬盘之后,它们测试出来的读写成绩实际上都差不多:
这意味着如果你对硬盘盒外观没啥追求,买块固态硬盘+硬盘盒的成本基本就是同容量 U 盘的一半,而且也跟买块同容量的移动机械硬盘没差多少。
移动机械硬盘是什么水平不用我多说了吧,体积大而且还不抗摔,读写速度也比不上固态,失去了价格优势后,它除了寿命长点貌似也没其它优势了。
最重要的是固态硬盘+硬盘盒进可攻退可守。
平时你除了可以把它当做大容量 U 盘,还可以把 Windows 系统装进硬盘做成 “ Windows To Go ”,这样你在任何电脑都能使用自己熟悉的系统。
而当你日后有升级或者组装一台电脑的打算,也可以随时把硬盘从硬盘盒里卸出来装到主板上,从而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。
不过话说回来。
很少有人会买这么大容量的 U 盘,大部分人买的应该是那种几十块钱的 U 盘,如果你已经买了就当我没说,要是没买那我还是推荐你考虑下这组合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轻创业客+立场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